欢迎光临看看米 - 网球频道,如果您觉得还不错,不妨和身边的朋友分享~!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编辑:网球   来源:wq.kankanmi.com     点击:       评论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英语:Australian Open,简称:澳网)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比赛通常于每年一月的最后两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体育公园举行,是每年四大满贯中最先举行的一个赛事,也是最年轻的大满贯。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创办于1905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比赛创立之初被命名为"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1969年,比赛进入"公开赛时代"。自1988年起,比赛一直在墨尔本公园的室外硬地球场上进行。

QQ浏览器截图20211219161924.jpg


比赛设有男子单双打、女子单双打以及混合双打等项目。男子单打冠军奖杯是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女子单打冠军奖杯是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男女单打冠军均可获得4,000,000.00澳大利亚元的奖金。

202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落下帷幕。女单冠军为日本的大坂直美。 男单冠军为塞尔维亚的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澳网男单九冠王。

2018年10月30日,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上海举行了"直击澳网2019"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澳网公布了2019年新动态,并正式公布慕思成为澳网全球合作伙伴。2019年1月25日,中国球员张帅与澳大利亚名将萨曼莎·斯托瑟的跨国组合夺得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


外文名称

Australian Open

赛事类型

网球

赛事级别

大满贯赛事

举办地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

 

举办时间

每年一月最后两周

比赛类型

室(内)外 硬地

比赛奖金

A$ 71,500,000(2021年)

官网

http://www.australianopen.com/

目录

1发展历史

2球场介绍

3奖杯介绍

4罢赛风波

5历届冠军

6中国战绩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19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网球机构官员决定成立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

(the Australasian Lawn Tennis Association)负责筹办每年一届的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并共同组队参加戴维斯杯的比赛。1905年11月,首届澳大拉西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St Kilda Road)艾伯特公园(Albert Park)内的仓库老板板球场(Warehouseman's Cricket Ground)的举行。当时总共有17名男选手参赛,最后罗德尼·希斯(Rodney Heath)夺得了

男单冠军。

澳大拉西亚锦标赛最初一直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主要城市之间轮流举行,直到1922年新西兰退出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成立自己的网球协会。同年,赛事还增设了女子组和混双的比赛,玛格丽特·莫尔斯沃思(Margaret Molesworth)成为澳网历史上首位女单冠军。1927年,赛事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Australian Championships)。1941年至1945年因二战关系,并没有举办。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自从190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澳网曾先后在墨尔本、悉尼、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珀斯和新西兰等6个地方举办过。后来由于各界对比赛地点不确定的非议日渐高涨,1972年,赛事组织者决定将比赛固定在一个能够吸引最多的赞助商和观众的城市举办。结果澳网再次回到并永久落户于其诞生之地墨尔本。接下来的16年里,澳网一直是在墨尔本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the Kooyong Lawn Tennis Club)的场地上举办的。

1977年,澳网由通常的1月改到12月举办,

使得在当年举办了两届比赛。但由于紧邻圣诞节,赛事时间的改变并没有起到预先设想的效果,所以到了1986年,原定于年底比赛推迟到第二年1月举办。后来这一赛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库扬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1988年,政府斥巨资在墨尔本中央商务区南边的墨尔本板球场旁新建的费林德斯公园(Flinders Park)网球中心正式启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观众人数大幅攀升,有超过2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而前一年在库扬网球中心这一数据仅有14万人。也正是在启用新场地后,澳网才由草地改为现在的硬地球场。1996年,比赛场地再次扩大,并更名为墨尔本公园。2000年,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网球英雄,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实现真正的大满贯的罗德·拉沃(Rod Laver),中央球场被命名为罗德·拉沃竞技场。而在2003年,中央球场旁的1号球场又以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的名字命名为玛格丽特·考特竞技场(Margaret Court Arena)。澳网中央球场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可移动的顶棚,可以根据需要在下雨或是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这也使得澳网成为四大满贯中唯一能够在室内进行比赛的赛事(温网在2009年后也设有移动式顶棚可遮雨)。

在澳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澳大利亚选手获得了1980年代之前的历届比赛的大部分冠军。特别是在1960年代澳大利亚网球的黄金时期,罗德·拉沃、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和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三人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冠军头衔。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但是自从1988年澳网进驻墨尔本公园以来,至今还没有澳大利亚本土选手获得过澳网男女单打的冠军。

在2005年,澳网度过了其百年生日。不过这是历史上第93届比赛,其中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停办了8年,1977年举办了2届,而1986年又停办了1年。百年澳网的比赛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1910万澳元,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奖金为120万澳元。

到了2008年,由于过往有选手经常提出球场范围和场内其他位置的颜色十分刺眼,影响球员判断来球及观众欣赏赛事,澳网赛会遂斥巨资重新铺设场地,把沿用多年的绿色场地转为蓝色,场馆内除球场范围外其他地方则转为浅蓝色,并把这种颜色命名为“澳网纯正蓝”注册为商标。2009年更进一步改善设施,全面更新球场座位,务求能将亚洲/大洋洲区大满贯的举办地点留在澳大利亚。[1]

折叠编辑本段球场介绍

罗德拉沃尔球场建于1988年,高大的结构可以容纳15,000人,球场以澳网冠军“罗克汉普顿”罗德-拉沃尔(RodLaver)命名,他是历史惟一一位两次包揽四项大满贯赛事(1962年和1969年)的网球手。理所当然,除了一年一度的澳网。罗德拉沃尔球场也承办其他一些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

海信体育馆于2000年建成,可以容纳1万名观众,该体育馆采用可伸降的座椅、可伸缩式屋顶,使比赛不受烈日和雨水的侵袭,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折叠编辑本段奖杯介绍

冠军的名字将会镌刻在永久奖杯上,其中:

男子单打冠军将被授予诺曼·布鲁克斯(Norman Brookes)挑战杯

女子单打冠军将授予达芙妮·阿克赫斯特(Daphne Akhurst)纪念杯

冠名的两位都是澳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其中布鲁克斯是澳网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网球之父”,而阿克赫斯特则在赛事之初5夺女单冠军。

折叠编辑本段罢赛风波

为了维护低排位以及在大满贯赛事中止步前几轮的大批球员的利益,作为首轮出局奖金最低的大满贯赛事,ATP的顶级球星们于2012年美网赛事期间讨论了抵制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可能。最终,澳网主办方决定大幅提高总奖金到3100万美元,这超过了本项赛事有史以来单赛季奖金涨幅的最高峰(415万美元)。

折叠利润分配争议

以2012年为例,冠军奖金达230万美元,而第一轮即被淘汰的选手的奖金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20080美元),罗迪克认为这样的奖金根本无法支撑一个职业球员的正常开销。[1]而NBA的球员的较高薪水就是得益于球员们分享了大约50%的利润总额。

折叠双方的反应

费德勒

纳达尔2012年初

费德勒

费德勒

就因为和费德勒在抵制澳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而辞去球员工会副主席,当时费德勒的不作为遭到很多球员的申讨。这次费德勒站到了球员这一边,表示已做好加入到这场斗争当中去。

安迪·穆雷

穆雷2011年就加入了抵制澳网的运动,今年他也加入了抵制的行列,但他对双方达成协议非常乐观。

德约科维奇

在澳网宣布提高奖金后表示欢迎,并敦促另外三项大满贯赛事也尽快尊重球员的呼声。

澳网主办方

赛事主办方对这样的事件表示并不吃惊,在经历了一月份的危机之后,主办方也对事件的解决充满希望并强调澳网的奖金在过去四年都是最高的,但也承认对于前几轮出局的选手来说奖金的确需要提高,并保证任何变化都将继续遵循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

折叠编辑本段历届冠军

折叠男子单打

年份

冠军

国籍

亚军

国籍

决赛比分

2019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6-3/6-2/6-3

2018

罗杰·费德勒

瑞士 西里奇

克罗地亚

6-2/6-7(5)/6-3/3-6/6-1[4]

2017 罗杰·费德勒

瑞士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6-4,3-6,6-1,3-6,6-3[3]

2016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6-1  7-5  7-6(3)

2015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7-6(7-5)  6-7(4-7)  6-3  6-0

2014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

瑞士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6-3  6-2  3-6  6-3

2013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6–7(2–7), 7–6(7–3), 6–3, 6–2

2012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5–7, 6–4, 6–2, 6–7(5–7), 7–5

201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6–4, 6–2, 6–3

2010

罗杰·费德勒

瑞士

安迪·穆雷

英国

6–3, 6–4, 7–6(13–11) 

2009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罗杰·费德勒

瑞士

7–5, 3–6, 7–6(7–3), 3–6, 6–2

2008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乔·维尔弗雷德·特松加

法国

4–6, 6–4, 6–3, 7–6(7–2)

2007

罗杰·费德勒

瑞士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智利

7–6(7–2), 6–4, 6–4

2006

罗杰·费德勒

瑞士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塞浦路斯

5–7, 7–5, 6–0, 6–2

2005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莱顿·休伊特

澳大利亚

1–6, 6–3, 6–4, 6–4

2004

罗杰·费德勒

瑞士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7–6(7–3), 6–4, 6–2

2003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莱纳·舒特勒

德国

6–2, 6–2, 6–1

2002

托马斯·约翰森

瑞典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3–6, 6–4, 6–4, 7–6(7–4)

2001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阿诺·克莱门特

法国

6–4, 6–2, 6–2

2000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

俄罗斯

3–6, 6–3, 6–2, 6–4

1999

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

俄罗斯

托马斯·恩奎斯特

瑞典

4–6, 6–0, 6–3, 7–6(7–1)

1998

皮特·柯达

捷克

马塞罗·里奥斯

智利

6–2, 6–2, 6–2

1997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卡洛斯·莫亚

西班牙

6–2, 6–3, 6–3

1996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张德培

美国

6–2, 6–4, 2–6, 6–2

1995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4–6, 6–1, 7–6(8–6), 6–4

1994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托德·马丁

美国

7–6(7–4), 6–4, 6–4

1993

吉姆·考瑞尔

美国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6–2, 6–1, 2–6, 7–5

1992

吉姆·考瑞尔

美国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6–3, 3–6, 6–4, 6–2

1991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1–6, 6–4, 6–4, 6–4

1990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4–6, 7–6, 5–2 ret.

1989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米洛斯拉夫·梅希尔

捷克斯洛伐克

6–2, 6–2, 6–2

1988

马茨·维兰德

瑞典

帕特·卡什

澳大利亚

6–3, 6–7(3–7), 3–6, 6–1, 8–6 

1987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帕特·卡什

澳大利亚

6–3, 6–4, 3–6, 5–7, 6–3 

1986   未举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1985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马茨·维兰德

瑞典

6–4, 6–3, 6–3

1984

马茨·维兰德

瑞典

凯文·库伦

南非

6–7(5–7), 6–4, 7–6(7–3), 6–2 

1983

马茨·维兰德

瑞典

伊万·伦德尔

捷克

6–1, 6–4, 6–4

1982

约翰·克里克

美国

史蒂夫·丹顿

美国

6–3, 6–3, 6–2

1981

约翰·克里克

南非

史蒂夫·丹顿

美国

6–2, 7–6(7–1), 6–7(1–7), 6–4

1980

布莱恩·蒂切尔

美国

金·沃里克

澳大利亚

7–5, 7–6(7–4), 6–3

1979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约翰·萨德里

美国

7–6(7–4), 6–3, 6–2

1978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约翰·马克斯

澳大利亚

6–4, 6–4, 3–6, 6–3

1977

维塔斯 古库拉提斯

美国

约翰·洛依德

英国

6–3, 7–6, 5–7, 3–6, 6–2

罗斯科·坦纳尔

美国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6–3, 6–3, 6–3

1976

马克·埃德蒙森

澳大利亚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6–7, 6–3, 7–6, 6–1 

1975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吉米·康诺尔斯

美国

7–5, 3–6, 6–4, 7–6(9–7) 

1974

吉米·康诺尔斯

美国

菲利普·登特

澳大利亚 

7–6(9–7), 6–4, 4–6, 6–3 

1973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欧尼·帕鲁

新西兰

6–3, 6–7, 7–5, 6–1

1972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马尔科姆·安德森

澳大利亚

7–6(7–2), 6–3, 7–5

1971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阿瑟·阿什

美国

6–1, 7–5, 6–3

1970

阿瑟·阿什

美国

迪克·克瑞利

澳大利亚

6–4, 9–7, 6–2

1969

罗德·拉沃尔

澳大利亚

安德烈·希梅诺

西班牙

6–3, 6–4, 7–5

折叠女子单打

年份

冠军

国籍

亚军

国籍

决赛比分

2019 大阪直美 日本 科维托娃

捷克

7-6(2)/5-7/6-4

2018 沃兹尼亚奇

丹麦 哈勒普 罗马尼亚

7-6(2)/3-6/6-4

2017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维纳斯·威廉姆斯

美国 6-4,6-4[2]

2016 科贝尔

德国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6-4,3-6,6-4

2015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玛利亚·莎拉波娃

俄罗斯

6-3  7-6(7-5)

2014

李娜

中国

多米尼卡·齐布尔科娃

斯洛伐克

7–6(7–3), 6-0

2013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白俄罗斯

李娜

中国

4–6, 6–4, 6–3

2012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白俄罗斯

玛利亚·莎拉波娃

俄罗斯

6–3, 6–0

2011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

比利时

李娜

中国

3–6, 6–3, 6–3

2010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贾斯汀·海宁

比利时

6–4, 3–6, 6–2

2009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迪娜拉·萨芬娜

俄罗斯

6–0, 6–3

2008

玛利亚·莎拉波娃

俄罗斯

阿娜·伊万诺维奇

塞尔维亚

7–5, 6–3

2007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玛利亚·莎拉波娃

俄罗斯

6–1, 6–2

2006

阿梅莉·毛瑞斯莫

法国

贾斯汀·海宁

比利时

6–1, 2–0 ret.

2005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林赛·达文波特

美国

2–6, 6–3, 6–0

2004

贾斯汀·海宁

比利时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

比利时

6–3, 4–6, 6–3

2003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维纳斯·威廉姆斯

美国

7–6(7–4), 3–6, 6–4

2002

珍妮弗·卡普里亚蒂

美国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4–6, 7–6(9–7), 6–2

2001

珍妮弗·卡普里亚蒂

美国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6–4, 6–3

2000

林赛·达文波特

美国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6–1, 7–5

1999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阿梅莉·毛瑞斯莫

法国

6–2, 6–3

1998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康奇塔·马丁内斯

西班牙

6–3, 6–3

1997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玛丽·皮尔斯

法国

6–2, 6–2

1996

莫妮卡·塞莱斯

美国

安克·胡贝尔

德国

6–4, 6–1

1995

玛丽·皮尔斯

法国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

西班牙

6–3, 6–2

1994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

西班牙

6–0, 6–2

1993

莫妮卡·塞莱斯

南斯拉夫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4–6, 6–3, 6–2

1992

莫妮卡·塞莱斯

南斯拉夫

玛丽·乔·费尔南德斯

美国

6–2, 6–3

1991

莫妮卡·塞莱斯

南斯拉夫

雅娜·诺沃特娜

捷克斯洛伐克

5–7, 6–3, 6–1

1990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玛丽·乔·费尔南德斯

美国

6–3, 6–4

1989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海伦娜·苏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6–4, 6–4

1988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6–1, 7–6(7–3)

1987

哈娜·曼德利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7–5, 7–6(7–1)

1986

(未举行比赛)

1985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6–2, 4–6, 6–2

1984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海伦娜·苏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6–7(4–7), 6–1, 6–3

1983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凯西·乔丹

美国

6–2, 7–6(7–5)

1982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6–3, 2–6, 6–3

1981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6–7(7–4), 6–4, 7–5

1980

哈娜·曼德利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温迪·特恩布尔

澳大利亚

6–0, 7–5

1979

芭芭拉·乔丹

美国

莎伦·沃尔什

美国

6–3, 6–3

1978

克里斯·奥尼尔

澳大利亚

贝斯·内格尔森

美国

6–3, 7–6(7–3)

1977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海伦·古尔利·考利

澳大利亚

6–3, 6–0

凯瑞·梅尔维尔·列特

澳大利亚

戴安娜·弗姆霍兹

澳大利亚

7–5, 6–2

1976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雷娜塔·托马诺娃

捷克斯洛伐克

6–2, 6–2

1975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捷克斯洛伐克

6–3, 6–2

1974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7–6(7–5), 4–6, 6–0

1973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6–4, 7–5

1972

弗吉尼亚·韦德

英国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6–4, 6–4

1971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2–6, 7–6(7–0), 7–5

1970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凯瑞·梅尔维尔·列特

澳大利亚

6–1, 6–3

1969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比利·简·金

美国

6–4, 6–1

折叠双打冠军

年份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

2017年 孔蒂宁/皮尔斯

马泰克/萨法洛娃

斯皮尔斯/卡巴尔

2016年 杰米-穆雷/苏亚雷斯

辛吉斯/米尔扎 维斯尼娜/索阿雷斯

2015年

弗格尼尼/伯莱里

马泰克/萨法洛娃

辛吉斯/佩斯

2014年

库波特/林德斯特

埃拉尼/文奇

梅拉德诺维奇/内斯特

2013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埃拉尼/文奇

加多索娃/埃布登

2012年

佩斯/斯泰潘内克

兹沃娜列娃/库兹涅佐娃

马泰克/特卡乌

2011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杜尔科/佩内塔

斯莱伯尼克/内斯特

2010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莎莲娜·威廉姆斯/维纳斯·威廉姆斯

布莱克/佩斯

2009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莎莲娜·威廉姆斯/维纳斯·威廉姆斯

马赫什·布帕蒂/萨尼娅·米尔扎

2008年

乔纳森·埃利希/安迪·拉姆

阿廖娜·邦达连科/卡捷琳娜·邦达连科

孙甜甜/内纳德·齐莫尼奇

2007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卡拉·布莱克/莉泽尔·许贝尔

丹尼尔·内斯特/叶连娜·利霍夫采娃

2006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郑洁/晏紫

布帕蒂/马蒂娜·辛吉斯

2005年

布莱克/尤里耶特

库兹涅佐娃/莫里克

斯托瑟/德莱波尔

2004年

劳德拉/桑托罗

帕斯奎尔/苏亚雷斯

波维娜/兹莫尼克

2003年

劳德拉/桑托罗

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

娜芙拉迪诺娃/帕伊斯

2002年

诺里斯/内斯特

辛吉斯/库尔尼科娃

汉图切娃/尤里耶特

2001年

比约克曼/伍德布里奇

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

莫拉尤/费雷拉

2000年

费雷拉/里奇

萝曼德/斯特比斯

帕尔莫/斯塔博斯

1999年

比约科曼/拉夫特

辛吉斯/库尔尼科娃

戴维·艾德曼斯/斯沃德

1998年

比约科曼/艾尔汀弗

辛吉斯/鲁克斯

基摩斯塔博/维·维廉姆斯

1997年

伍德布里奇/伍德弗德

辛吉斯/苏科娃

里奇/博尔高弗

1996年

艾德博格/科达

罗宾/桑切斯

伍德弗德/纳兰德

1995年

罗伯格/帕尔玛

诺沃特娜/桑切斯

里奇/苏科娃

1994年

霍海斯/艾丁格

费尔南德兹/苏科娃

奥弗斯吉/拉里莎

1993年

维塞尔/沃德

费尔南德兹/苏科娃

伍德布里奇/塞莱斯

1992年

伍德布里奇/伍德弗德

桑切斯/苏科娃

伍德弗德/波维斯

1991年

戴维斯/帕特

诺沃特娜/苏科娃

贝斯特/杜尔

1990年

阿尔德斯/维塞尔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博弗/苏科娃

1989年

里奇/波弗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博弗/诺沃塔纳

1988年

里奇/波弗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博弗/诺沃塔纳

1987年

艾德波格/杰瑞德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斯特维特/高鲁斯

1986年

没有举行

1985年

阿诺斯/里森博格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4年

艾德莫森/斯特维特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3年

米那玛拉/艾德莫森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2年

阿里克德/弗兹格兰德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1年

沃尔维克/艾德莫森

乔丹/史密斯

1980年

沃尔维克/艾德莫森

纳芙娜蒂诺娃/妮格尔森

1979年

米那玛拉/米克那姆

朱迪·查而娜/戴娜·埃弗特

1978年

弗贝克/沃尔维克

奈格尔森/托玛诺娃

1977年

阿瑟/里奇

戴娜·贝尔斯特/海伦·高兰

1976年

纽科博/里奇

考维尔/皮格·迈克尔

1975年

艾里德/飞利浦·德尼特

考维尔/皮格·迈克尔

1974年

凯斯/穆斯特

考维尔/皮格·迈克尔

1973年

安德生/纽科博

考特/维德

1972年

戴维森/罗斯维尔

海瑞斯/格兰

1971年

纽科博/里奇

考特/高兰格

1970年

罗特兹/史密斯

考特/戴尔顿

1969年

艾莫森/勒弗

玛格莉特·史密斯/戴尔顿

折叠编辑本段中国战绩

2014年 我国选手李娜决赛战胜齐布尔科娃,获得女单冠军

2013年 我国选手李娜决赛不敌阿扎伦卡,再次遗憾获得亚军。

2011年 我国选手李娜决赛不敌克里斯特尔斯,遗憾获得亚军。

2010年 我国选手李娜和郑洁双双闯入澳网女单四强,虽然最终止步于半决赛,但是创造了历史。

2008年 我国选手孙甜甜和塞尔维亚选手泽蒙季奇夺得澳网混双冠军。

2006年 我国选手郑洁、晏紫夺得女双冠军。

网球大全

网球新闻 澳网 温网 法网 美网 ATP WTA